• 通知公告
  • 兖师学风|学而不厌 切问近思

    2019-04-18 浏览数:

    兖师学风|学而不厌 切问近思


       学风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为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我校区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学风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经党总支研究,决定在我校区进一步强化学风建设,努力推动校区学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兖师有话说:

        大学是什么呢?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因此,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学生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兖师的青年一代,同学们更应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正确观念,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让青春在时代的鼓点上绽放无限芳华!


    勤学笃行,领略兖师之美


     大学五年,你打算如何过?

        你是否向往在学前教育学院的一方天地里有所作为?

        你是否梦想着可以有一个集体不断督促着你前行?

        你是否看着学长学姐纷纷拿到教师资格证却不知现在的自己该从何做起?

        别急,来兖师的教室、图书馆,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吧!

        纵使图书馆常常能引起许多空旷而文艺的联想,将它融入生活似乎才是兖师学子对它最好的利用方式。更何况我们还有主动去教室上自习等诸多选择。   

        百年兖师,因爱学习的你而更加美丽。优良学风,因爱学习的你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习惯,树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观念,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探索学风建设新途径新方法,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逐梦远航,感受兖师之大


        兖师到底有多大?标准答案是:“你的心有多大,兖师就有多大。”在兖师,选择太多太多,可能一不留神,你就会跨上世界的舞台;在兖师,机会太多太多,每时每刻你都会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你。

        如果你还在每日浑浑噩噩,如果你还在时常失落迷惘,如果你还看不清求学的方向,不如看看兖师的优秀校友们。百余年来,始终坚持严谨教学、严谨育人、严谨治学,不仅保证了一代又一代具有较高的素质,同时也能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负膺大任。

        学风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这所学校的历史发展中、在师生的学习工作中逐步形成、凝炼出来的,所谓蔚然成风,便是如此。师生成就了学校的学风,一所学校的学风如何也深刻影响着师生的为人与为学。优良的学风建设,需要汇聚各方面的努力。置身其中的你,又能做些什么呢?来看看小兖的建议并着手行动吧!


    动手记笔记


        诚然,手机拍下老师的PPT免去了手写的繁琐,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手写一遍感受到的知识要比冷冰冰的照片有温度。记课堂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借助笔记可以反复揣摩和研究知识,发现新知识、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主动读书


        说起读书,小兖想问大家一些问题,大家都会在什么时候翻开课本呢?除了课本之外的书籍又是如何选择的呢?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书籍,要做聪明的阅读者而不是机器人。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作者试图证明什么?”“论证的逻辑进展是什么?”。通常可以通过阅读每章的提纲和结束语来回答这些问题。


    坚持打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多了一些每天打卡学英语的老师和小伙伴们。不知不觉间,这种坚持已经将线下的良好学风带到了线上。如果你觉得背单词太难,不如可以先从一些你更感兴趣、觉得更简单的训练任务做起,比如说你喜欢运动,那就先试试每周留出几天去健身,这样既不会太过枯燥,也可以起到锻炼的效果。

        在兖师,你得到的是精心的培养;在兖师,你获得了与良师益友共同学习的机会;在兖师,你将沐浴在优良的校风学风中……

    每个兖师学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烙下兖师的印记。无论时间怎么改变,印记永远不变,兖师学习心系国家,家国天下的情怀不变,“学而不厌 切问近思 ”的学风也不会变。

        2019年是我校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质量年。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知荣明耻,立德修身,勤学自强,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创优良学风,做优秀学子,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谱写我校追赶超越、迈向一流的崭新篇章!

    40BBE


    • 版权所有 共青团济宁学院委员会 技术支持
    •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1号 邮编:273155 电话:0537-3196035